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,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。
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,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,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。
2022年全國“憲法宣傳周”宣傳活動主題為“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推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”。
又是一年國家憲法日。從出生,到老去,從入學、工作、結婚到退休,在人生的每一個重要時刻,憲法都默默地保護和陪伴我們。可以說,你我的一生都與憲法息息相關。
今年12月4日是第九個國家憲法日,也是我國現行憲法公布施行40周年。
弘揚憲法精神 打造法治強省
被譽為“社會生活百科全書”的民法典草案,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草案“合體”而來,包括總則編、物權編、合同編、人格權編、婚姻家庭編、繼承編、侵權責任編及附則,共1200多個條文,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。
28日下午,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。
從增設個人信息保護條款,到加大對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,民法典適應數字時代發(fā)展態(tài)勢,回應了當今社會的現實需求。
作為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里程碑,民法典的出臺讓民事權利體系更加完備,大家的財產權等各項權利都能得到更好保護。
合同是民事、商事活動領域中的基本法律行為形式。
家庭是社會的細胞。婚姻家庭關系和諧與否,一頭連著家庭的幸福感,一頭連著社會的安定團結。
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后,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。從妥善管理遺產,到減少遺產糾紛,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(guī)定。
翻開民法典,從社會交往到經濟活動,從交通事故到醫(yī)療糾紛,從現實損害到網絡侵權,這些社會生活中出現的新情況、新問題都能找到答案。
文明其精神,野蠻其體魄。校園體育對于青少年健康,強健我中華民族未來整體體質,有重要作用。